健康新聞

研修班了解浙江基層治理實踐經驗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擔任團長的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專員地區治理研修班今日考察浙江省,深入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和基層治理在浙江省的實踐經驗。

 

各學員今日在諸暨市參觀楓橋經驗陳列館,通過不同展品了解「楓橋經驗」發展歷程,以及以人民為中心、系統性防範化解矛盾的社會治理經驗,並參觀楓橋鎮便民服務中心,了解「楓橋經驗」如何在當地得以實踐。

 

研修班也到訪東盛社區,與社區人員交流基層治理經驗,了解「楓橋經驗」如何向城市社區拓展延伸,包括統籌不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小區治理,為居民提供便捷服務。

 

他們在浦江縣月泉中學考察時,通過專題影片和圖片展,了解「浦江經驗」,學習如何改善官民關係,加強基層治理,提升地區治理水平。學員也參觀活化成旅遊創客基地的新光村。

 

研修班昨日由北京轉抵杭州,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姚國文設宴款待。麥美娟感謝姚國文抽空會見學員。她表示,浙江是「楓橋經驗」的發源地,長期推動依靠群眾解決問題,鼓勵群眾說事、議事、主事的理念,創造性地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有很多地方值得香港借鏡,希望兩地將來在地區治理工作方面可更緊密交流合作。

閱讀更多

首屆香港悅讀周揭幕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香港悅讀周暨「2024香港閱讀+」開幕禮今日舉行,為連串閱讀推廣活動揭開序幕。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開幕禮以視像方式致辭時表示,政府自今年起將每年4月23日定為香港全民閱讀日,香港出版總會在創意香港的資助下推出大型計劃「2024香港閱讀+」,響應首個香港全民閱讀日,並作為政府舉辦第一屆香港悅讀周和第二屆香港流行文化節節目之一,將全城閱讀氣氛推上高峰。

 

他又指,憑着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支持,以及社會各界努力,香港正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政府會全力以赴,集合政、商、民三方力量,籌辦更多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說好香港的文化故事。

 

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致辭時表示,為進一步推動全城閱讀,在香港悅讀周期間,政府連同多個持份者在公共圖書館、康文場地、學校和商場等舉辦多元化的閱讀活動。

 

首屆香港悅讀周以「閱讀/探索無限空間」為活動主題。香港出版總會由今日至下周二在沙田新城市廣場舉行「2024香港閱讀+」嘉年華,活動包括大型展覽、作家講座和文化活動。

閱讀更多

民政專員完成北京研修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專員地區治理研修班今日上午完成在國家行政學院的研修課程,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龔維斌向學員頒發國家行政學院結業證書。研修班同日下午前往浙江省考察。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靈桂早上在課堂上向學員闡述中國式現代化如何在浙江實踐。他在結業式上表示,中央高度重視這次地區治理研修班,希望學員回港後繼續交流經驗,把地區工作做得更好。龔維斌勉勵學員將學習成果應用到工作上。

 

率領代表團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感謝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協調和國家行政學院悉心安排研修課程。她相信學員回港後能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成效,協助政府做好地區治理工作。

閱讀更多

打擊濫收水費修訂條例生效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政府修例賦權水務署和差餉物業估價署互通資料,以更有效巡查和處理部分過往未能跟進的個案,提升執法效能;同時提高濫收水費罰則,加強對違例濫收水費的阻嚇力。新修訂今日刊憲,即日生效。

 

經修訂的條例本月10日獲立法會通過,訂明有關人士只可在水務署水費單發出和繳付後才可向租戶收回水費。

 

罰則方面,濫收水費首次被定罪者可處罰款10,000元,再次被定罪罰款25,000元。被定罪者並須向租戶付還超收的金額。

 

新條例也賦權水務署,可要求相關人士提供水費收據或付款紀錄等資料或文件。任何人無合理辯解而不遵從有關要求,即屬違法,可處罰款10,000元,逾期未提交所需資料額外每日罰款1,000元。而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資料或文件可處罰款25,000元和監禁六個月。

 

此外,修訂條例要求收取水費人士須在有關款額支付起計七日內,發出包含指定內容的收據,並備存收據副本兩年,7月19日生效。違例者可處罰款10,000元。

 

發展局建議分間單位業主為租客安裝水務署獨立水錶,讓租客自行繳付獨立水費單費用,業主也可免除計算水費攤分的麻煩。

閱讀更多

八台戲曲亮相中華文化節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中國戲曲節今年踏入第12屆,並成為首屆中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八台「文武雙全」的節目將於6月至8月期間登場,涵蓋粤劇、北路梆子、潮劇、柳子戲、越劇、崑劇、婺劇和京劇,向世界展示中國戲曲這項中華文化瑰寶的獨特藝術魅力。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戲曲節今年以新編粤劇《大鼻子情聖》打響頭鑼,改編自19世紀的同名法國經典舞台劇,由羅家英夥拍汪明荃、新劍郎等演出。

 

今年適逢越劇尹派藝術始創人尹桂芳誕辰105周年,康文署首度邀得由其創立的福建芳華越劇院參與戲曲節的演出,上演尹派劇目《柳永》、《玉蜻蜓》,以及多齣經典折子戲。

 

潮劇今年再度亮相戲曲節,廣東潮劇院一團與香港新韓江潮劇團攜手演出《東吳郡主》和《李商隱》。

 

闊別香港多年的北方崑曲劇院重臨香江,精選經典劇目《長生殿》以饗知音。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則帶來最新力作《三打白骨精》,還有《穆桂英》和多齣經典折子戲。

 

此外,來自山西的北路梆子將首次亮相戲曲節,帶來兩齣以盛唐為背景的劇目《醒醉記》和《畫龍點睛》;山東省柳子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相隔16年後再次在香港舞台上演柳子戲代表劇目《孫安動本》,以及《張飛闖轅門》。

 

來自今年中華文化節焦點城市的上海京劇院,壓軸帶來麒派京劇大師周信芳的代表劇目《烏龍院》;梅花獎得主傅希如則呈獻連台本戲《七俠五義》。此節目也是上海文化周項目之一。

 

各場節目門票於城市售票網和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票務處發售,電話購票可致電3166 1288。查詢節目詳情和購票優惠,可致電2268 7325或瀏覽網頁

 

除上述演出,今年戲曲節將會開拓更多不同形式的藝術導賞活動,並特別安排兩場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予學生參與,讓他們體驗中國戲曲藝術的精妙。

閱讀更多

民政專員獲港澳辦副主任接見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率領的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專員地區治理研修班今日繼續在北京研修學習,並於下午獲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靈桂接見。

  

王靈桂會見研修班各學員時表示,特區政府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為社會奠定平穩發展的基礎,香港正迎來發展的新機遇。他勉勵學員繼續以民為本,用心盡責做好地區工作,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提高地區治理效能。

  

麥美娟向王靈桂匯報研修班的目標和學習成果。她表示,這次是特區政府在完善地區治理後首次安排民政事務專員到國家行政學院學習,能更了解基層治理理論的背景,讓地區工作實踐提升到更高層次,意義重大。

 

上午,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龔維斌在國家行政學院為學員主講習近平關於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學員又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

閱讀更多

首屆中華文化節6月至9月舉行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6月至9月舉辦首屆中華文化節,透過一系列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弘揚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節每年設定一個焦點城市,以展示其獨有文化魅力,今年的焦點城市為上海。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出席中華文化節節目巡禮。他致辭時說,中華文化節是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成立後首個重要品牌項目。

 

首屆中華文化節節目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以及與多個文藝組織合辦的音樂、舞蹈及跨媒體演出,也有電影、展覽、講座、藝人談、大師班等活動;內地不同省市的專業藝團也獲邀來港演出。

 

中華文化節開幕節目為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舞劇《五星出東方》,而康文署的品牌項目中國戲曲節今年起將成為中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

 

焦點城市活動方面,中華文化節安排以上海京劇院、上海民族樂團和上海博物館的節目及展覽,展示海派文化魅力。上海京劇院將在港上演經典劇目《烏龍院》和連台本戲《七俠五義》上、下本;上海民族樂團獻奏海派民樂《海上生民樂》;上海博物館則展示陶瓷、竹刻、繪畫、青銅器等珍品。

 

楊潤雄表示,首屆中華文化節參與製作和演出的人員約2,000名,預計受惠人次接近十萬。大部分節目的門票明日起公開發售。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及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查詢節目詳情及購票優惠可致電2268 7321、2268 7323、2268 7325。

閱讀更多

3月綜援個案跌0.2%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社會福利署公布,上月領取綜援個案199,205宗,按月減少457宗,跌幅0.2%,受助總人數為271,440。

 

低收入個案按月跌1%,有1,530宗;失業個案跌0.6%,有16,943宗;單親個案跌0.5%,有20,192宗;年老個案和永久性殘疾個案均跌0.2%,分別有111,633宗和17,104宗。

 

健康欠佳個案保持平穩,有27,855宗。

閱讀更多

民政專員北京開始研修班課程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率領民政事務專員地區治理研修班前往北京,在國家行政學院開始研修班課程。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謝春濤講授課堂,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麥美娟於研修班開班儀式致辭時說,特區政府十分重視地區治理工作,以提升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完善地區治理體系下,18區民政事務專員作為特區政府的地區層面代表,也是區議會主席,肩負提升地區治理重任。

 

她表示,在第七屆區議會上任之初,能夠到國家行政學院接受培訓,機會難得,希望學員在日後工作能夠學以致用。

 

研修班由麥美娟擔任團長,團員包括民青局常任秘書長林雪麗、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張趙凱渝及18名民政事務專員。

閱讀更多

楊潤雄訪問威尼斯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周五凌晨前往意大利威尼斯,主持香港藝術發展局與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合辦的威尼斯視藝雙年展香港展開幕典禮,並參觀中國館和其他地區的展館。

 

楊潤雄星期日傍晚啟程返港。他離港期間,副局長劉震署任局長。

閱讀更多

雪龍2號科學家與學生對談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11


國家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訪港第三天,「雪龍2」號科學家今日在科學館與約250名中學生交流對談,分享極地考察的工作和經歷。

 

活動中,學生與身處南極中山站的科學家連線對話,科學家除講解極晝和極夜現象等極地相關知識,也分享考察心得,並鼓勵年輕一代投入極地科研事業。學生則踴躍提問。

 

訪港的天文光學研究專家李正陽,是南極科學考察內陸隊隊員。他在對談時說,南極內陸的複雜性及環境的特殊性,實際上對應很多有意思的學科,形容南極是很重要的實驗場。

 

除了考察工作,學生也對科學家在極地的生活很感興趣。李正陽分享極地生活的點滴和趣事。他指,考察團隊有廚師隨行,而各隊員其實也會協助備餐,笑言在南極吃的東西也很好,惟在嚴寒環境下,蔬菜容易凍壞、較難保存,其中一個保存的方法,就是把蔬菜藏在他們的床下面,更形容蔬菜在極地非常寶貴。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研究員楊惠根則在對談時提及,「雪龍2」號的建造意義重大,意味國家掌握破冰船極地考察的裝備與技術。

 

有參與活動的中學生認為獲益良多。學生余穎瑜認為,透過是次活動,可更了解科學家的日常工作、生活,以及極地環境;另一學生王鍶鑫則認為極地考察很有意思,也引起她對考察工作和生活的興趣,又指對談使她更了解「雪龍2」號的運作,且對國家有更深入認識。

 

出席對談的探險家李樂詩對香港學生充滿希望,又認為要培養香港學生,除了考察方面的學識,也應着重心態及專注力。她說,相信很多年輕一代具備天賦,可為未來出一分力。

 

氣候變化專員黃傳輝就指,「雪龍2」號作為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一般只有有分量的科學家可以登船工作;「雪龍2」號訪港,讓市民有機會登船參觀,實在難能可貴。

 

他希望藉此機會啟發下一代,讓他們了解科學對生活的影響,同時了解國家在科學探究方面的成就,以及對減緩全球暖化所作出的貢獻。

閱讀更多

佐敦三級火 特首:全力救治善後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11


佐敦華豐大廈今晨發生三級火警,導致多人傷亡,行政長官李家超到伊利沙伯醫院探望傷者。他表示高度重視事件,已指示政府相關部門全力進行救治、調查、支援和善後四方面工作。

 

事件中逾40人被送往公立醫院,其中五人離世;20多名傷者仍留醫,其中五人危殆,八人嚴重。

 

李家超下午探望部分傷者後會見傳媒時說,對事件感到極度難過,向死者家屬和傷者致以深切慰問。他已要求醫院管理局全力救治傷者。

 

他也要求警務處、消防處等相關部門調查起火和造成嚴重傷亡的原因。消防處已即時成立由高級消防區長領導的專案組調查,死因裁判官在接收死因調查報告後會按法律框架處理案件。

 

援助方面,李家超說,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在事發後即時到現場並召集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向災民提供援助。政府已開放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和南昌社區中心作為臨時庇護中心。

 

至於善後工作,社會福利署醫務社工已主動接觸死傷者家屬,為他們提供情緒支援和其他所需協助。社署也在臨時庇護中心向受影響住戶提供緊急援助。此外,房屋局、房屋署正與民政事務處、社署緊密聯繫,盡全力為受影響住戶提供協助,包括安排有需要居民入住過渡性房屋或臨時收容中心。

 

李家超強調,會確保需要幫助的人士都得到幫助。

閱讀更多

鍾志豪任中醫藥發展專員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11


醫務衞生局宣布,經公開招聘後,委任鍾志豪為中醫藥發展專員,任期三年,下月20日生效。

 

鍾志豪是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

 

他持有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及生物醫學學士、英國牛津大學循證醫療碩士和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哲學博士學位。

 

鍾志豪專注於醫療服務、公共衞生和中西醫協作服務政策的跨學科研究,並曾在國際同行評審學術期刊發表超過170篇文章。此外,他曾擔任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等諮詢組織的委員,就推動香港中醫藥發展策略和規管事宜向政府提供建議。

 

醫衞局表示,鍾志豪熟悉中醫藥發展及公共衞生政策,並在推廣中醫藥、中西醫協作臨床研究、公共醫療和衞生服務研究等方面具備豐富經驗。

 

該局續說,鍾志豪將帶領中醫藥處積極與中醫藥界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共同構建中醫藥發展藍圖,完善政策頂層設計,並監督與香港中醫醫院和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發展、中醫藥服務、專業、產業、教育、研究、公眾教育等範疇相關的政策事宜,全方位推動香港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閱讀更多

前廳交流會討論加強醫療協作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11


第14次立法會前廳交流會今日舉行,討論跨境醫療協作、醫健通+發展、地區治理、青年事務、旅遊和康樂等議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分享三點體會,分別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地區建設和加強醫療協作。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也參與交流會。

 

陳國基在交流會後會見傳媒時指,政府官員和立法會議員一致認為,隨着香港建立更安全和穩定的社會環境,現時是社會各界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黃金時間。

 

在加強醫療協作方面,陳國基說不少議員均肯定政府相關工作。醫務衞生局今年將推出為期五年的醫健通+計劃,並會繼續推展跨境醫療協作,包括率先在年初公布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並正與深圳和澳門商討跨境直通救護車的安排。

 

盧寵茂指出,未來的醫健通+會成為一個更全面的綜合健康管理平台,設有三大聯通功能,包括聯通預防和治療、公私營服務和終身健康記錄。

 

就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由陳國基領導的憲法及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新成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工作小組會協調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內容,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

 

至於加強地區建設,陳國基指出,隨着政府完善整個地區治理系統,450多支關愛隊已全部投入運作,並探訪四萬戶長者和基層家庭,按其需要提供逾7,000次不同的家居支援服務。

閱讀更多

政府高度重視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11


佐敦華豐大廈今晨發生三級火警導致多人傷亡,行政長官李家超高度重視事件,並為此感到極度哀痛,向死者家屬和傷者致以深切慰問。

 

李家超已指示醫院管理局全力救治傷者,警務處、消防處等相關部門調查起火和造成嚴重傷亡的原因。他也指示民政事務總署和社會福利署等部門做好善後工作,向死者家屬和受火警影響的居民提供一切所需協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