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聞

香港沙特簽署法律合作諒解備忘錄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香港律政司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司法部今日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兩地在有關爭議避免及解決事宜上的合作。

 

簽署儀式在香港法律樞紐舉行,由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和沙特阿拉伯王國司法大臣Waleed Mohammed Alsmani共同簽署。

 

合作諒解備忘錄提供框架,加強香港與沙特阿拉伯在有關爭議避免及解決事宜上的交流、溝通和合作,並推動兩地相關服務的發展。兩地根據備忘錄提升合作後,可為雙方帶來利益。

 

這是香港首次與中東地區簽署類似備忘錄,也是繼香港與日本、韓國、泰國和文萊所簽署的第五份備忘錄,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並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交流。

 

律政司會繼續與其他司法管轄區、國際組織磋商和簽訂合作或夥伴安排,並計劃下月出訪中東,包括沙特阿拉伯,與當地法律界和商界代表會面,推廣香港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

 

林定國表示,律政司正推動成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為香港與沙特阿拉伯在備忘錄下的合作交流提供多一個平台。

閱讀更多

選民登記6月2日截止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2024年選民登記運動今日展開,選舉事務處呼籲尚未登記為選民的合資格人士或團體在6月2日或之前遞交申請,以供納入9月發表的正式選民/投票人登記冊。

 

持有身分證明文件、年滿18歲、通常在香港居住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均有資格登記為地方選區選民。

 

合資格人士可通過「智方便+」提交地方選區選民新登記,以及更新選民登記資料申請。新登記成為地方選區選民或已登記選民更新住址,須同時遞交住址證明。房屋署或房屋協會轄下公共租住房屋的登記住客則無須提交。

 

已登記者無須重新登記,但如登記資料有變,應在6月2日或之前通知選舉事務處。

 

查閱登記狀況和資料可經「智方便」或到選民登記網站,或致電選舉事務處熱線2891 1001。

 

選民登記和更改登記資料的表格可於選舉事務處、各區民政事務處和公共屋邨辦事處索取,或於選民登記網站下載。填妥表格可郵寄到九龍灣展貿徑1號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13樓選舉事務處、傳真至2891 1180或以電郵提交。

 

市民也可在選舉事務處電子表格上載平台遞交申請。

閱讀更多

生長圖表更新 7月起陸續轉用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醫務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資助進行的香港生長研究顯示,近年本港兒童和青少年身高有明顯增長趨勢。衞生署轄下母嬰健康院和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將分別於7月和9月開始使用更新的生長圖表,以更好監察兒童生長。

 

衞生署家庭及學生健康處社會醫學顧問醫生鍾偉雄今日在記者會表示,根據香港生長研究,現今兒童和青少年身高較以往有明顯的長期增長趨勢。

 

研究結果也顯示,本地0至5歲兒童的生長數據跟世界衞生組織2006年所定標準吻合,惟香港兒童由出生至兩個月大的體重稍輕、3至5歲香港兒童則稍矮。

 

鍾偉雄指,現時使用、於1993年制定的生長圖表未必適用於當代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監察和評估。當局認為香港需要制定一套新的生長圖表,即香港2020生長圖表,以監察兒童生長。

 

此外,由於兒童身體的脂肪分布會隨年齡改變,研究同時建議更新超重及肥胖的評估及定義。

 

香港2020生長圖表包括體重圖表、身長/身高圖表、體重指數圖表,以及頭圍圖表。值得注意的是,18歲青少年男女的身高中位數有約兩厘米增長。

 

圖表適用於0至18歲的香港兒童和青少年,而世衞2006年的標準同樣適用於0至5歲香港兒童,特別是同一年齡群組的非華裔兒童。鍾偉雄表示,在臨床資訊系統同時存放新生長圖表和世衞2006年標準,能更方便前線醫護人員選擇適合的標準為兒童進行評估。

 

實施時間方面,衞生署母嬰健康院和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將先後於7月和9月起採用香港2020生長圖表,分別用以評估0至5歲兒童,以及6至18歲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狀況。母嬰健康院也會按需要使用世衞2006年的標準以評估0至5歲兒童,尤其是非華裔兒童的生長。

 

醫院管理局則會於9月開始在轄下醫院分階段採用新圖表,期望年底前全面推行。

 

衞生署會向醫護專業機構及持份者發信,介紹研究及新圖表等資訊。醫健通也將加入新圖表的使用及查閱功能。

 

生長圖表為個別兒童臨床評估的重要參考工具,也有助監察整體兒童群組的生長趨勢,以及適時調整促進兒童健康的公共衞生措施和策略。

 

香港生長研究由衞生署與中文大學兒科學系、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共同進行。

閱讀更多

京浙研修助認識國家治理理念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專員地區治理研修班今日完成考察返港,率領研修班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到北京和浙江省學習和考察,讓她和民政團隊對國家治理理念和實踐經驗有更深刻認識。

 

麥美娟在香港國際機場會見傳媒時說,此行獲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靈桂等數名領導在百忙中抽空接見,王靈桂不但肯定民政專員的地區治理工作,更勉勵他們繼續以民為本、盡心盡力做好地區工作,為市民建設美好社區,各學員均感十分鼓舞。

 

王靈桂又提醒各人「民生無小事、民生無大事」,一定要做好市民所關心的工作,以及處理好市民在地區所遇到的問題。王靈桂也引述總書記習近平指,作為地區官員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麥美娟相信,18區民政專員會把地區研修班的學習成果帶回工作崗位,更好落實地區治理政策和措施,為市民排憂解難,建設更美好地區。

 

行程結束前,他們一行在浙江省參觀中國社區建設展示中心,學習國家社區建設的發展歷程、歷史演進和地方經驗。

閱讀更多

全港運動會開幕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第九屆全港運動會開幕典禮今日在香港體育館舉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擔任主禮嘉賓,與來自18區的運動員和市民見證港運會揭幕。

 

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在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兩年一度的港運會讓運動員展現實力、一較高下。他鼓勵市民入場觀看比賽,為運動員打氣,並踴躍參加多項社區參與活動,投入「全港運動 全城躍動」的氛圍。

 

陳國基宣布第九屆港運會開幕後,第七屆港運會全場總冠軍的元朗區運動員代表本屆港運會全體運動員宣誓。

 

國家奧運金牌運動員王懿律和丁寧與香港獎牌運動員許得恩和蘇慧音手持火炬進場,一同參與燃點聖火儀式。

 

典禮其他節目包括啦啦隊演出、龍獅表演、霹靂舞、滑板、武術、拉丁舞表演、精英運動員綜藝表演、歌星獻唱等。

 

第九屆港運會區際體育比賽今日起至6月9日舉行,設田徑、羽毛球、三人籃球、五人足球、游泳、乒乓球、網球和排球八個比賽項目。

 

殘疾人士體育比賽則設四個項目,分別為輪椅三人籃球、硬地滾球、智障人士游泳和乒乓球。

 

此外,港運會設女子五人足球、霹靂舞、滑板和運動攀登四項城市運動示範項目比賽。

 

為營造熱鬧氣氛,除安排網上直播所有決賽,港台電視32台也會直播七個體育項目的決賽。

閱讀更多

楊潤雄威尼斯晤文化藝術夥伴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在意大利威尼斯視藝雙年展參觀文化推廣大使徐冰的藝術展覽,並與三名正在威尼斯舉行展覽的香港藝術家,以及意大利當地的文化藝術夥伴會面交流。

 

威尼斯視藝雙年展乃當代藝術界盛事,香港自2001年起參與。楊潤雄昨日在威尼斯主持威尼斯視藝雙年展香港展開幕典禮,他致辭時說,特區政府支持文化藝術發展,並協助藝術家和機構走向國際。雙年展為重要渠道說好香港故事,吸引世界各地觀眾目光並促進經濟。

本屆雙年展中,香港藝術家楊沛鏗的個人展「楊沛鏗:雙附院,香港在威尼斯」展出11件全新作品,包括四件特別為威尼斯展覽場地的環境而創作的場域特定作品。

 

楊潤雄昨日也參觀中國館、澳門展以及不同地區的展館。

閱讀更多

首屆香港悅讀周揭幕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香港悅讀周暨「2024香港閱讀+」開幕禮今日舉行,為連串閱讀推廣活動揭開序幕。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開幕禮以視像方式致辭時表示,政府自今年起將每年4月23日定為香港全民閱讀日,香港出版總會在創意香港的資助下推出大型計劃「2024香港閱讀+」,響應首個香港全民閱讀日,並作為政府舉辦第一屆香港悅讀周和第二屆香港流行文化節節目之一,將全城閱讀氣氛推上高峰。

 

他又指,憑着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支持,以及社會各界努力,香港正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政府會全力以赴,集合政、商、民三方力量,籌辦更多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說好香港的文化故事。

 

署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劉震致辭時表示,為進一步推動全城閱讀,在香港悅讀周期間,政府連同多個持份者在公共圖書館、康文場地、學校和商場等舉辦多元化的閱讀活動。

 

首屆香港悅讀周以「閱讀/探索無限空間」為活動主題。香港出版總會由今日至下周二在沙田新城市廣場舉行「2024香港閱讀+」嘉年華,活動包括大型展覽、作家講座和文化活動。

閱讀更多

民政專員北京開始研修班課程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率領民政事務專員地區治理研修班前往北京,在國家行政學院開始研修班課程。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謝春濤講授課堂,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麥美娟於研修班開班儀式致辭時說,特區政府十分重視地區治理工作,以提升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完善地區治理體系下,18區民政事務專員作為特區政府的地區層面代表,也是區議會主席,肩負提升地區治理重任。

 

她表示,在第七屆區議會上任之初,能夠到國家行政學院接受培訓,機會難得,希望學員在日後工作能夠學以致用。

 

研修班由麥美娟擔任團長,團員包括民青局常任秘書長林雪麗、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張趙凱渝及18名民政事務專員。

閱讀更多

3月綜援個案跌0.2%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社會福利署公布,上月領取綜援個案199,205宗,按月減少457宗,跌幅0.2%,受助總人數為271,440。

 

低收入個案按月跌1%,有1,530宗;失業個案跌0.6%,有16,943宗;單親個案跌0.5%,有20,192宗;年老個案和永久性殘疾個案均跌0.2%,分別有111,633宗和17,104宗。

 

健康欠佳個案保持平穩,有27,855宗。

閱讀更多

首屆中華文化節6月至9月舉行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6月至9月舉辦首屆中華文化節,透過一系列表演藝術項目和延伸活動弘揚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節每年設定一個焦點城市,以展示其獨有文化魅力,今年的焦點城市為上海。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出席中華文化節節目巡禮。他致辭時說,中華文化節是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成立後首個重要品牌項目。

 

首屆中華文化節節目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以及與多個文藝組織合辦的音樂、舞蹈及跨媒體演出,也有電影、展覽、講座、藝人談、大師班等活動;內地不同省市的專業藝團也獲邀來港演出。

 

中華文化節開幕節目為北京歌劇舞劇院演出的舞劇《五星出東方》,而康文署的品牌項目中國戲曲節今年起將成為中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

 

焦點城市活動方面,中華文化節安排以上海京劇院、上海民族樂團和上海博物館的節目及展覽,展示海派文化魅力。上海京劇院將在港上演經典劇目《烏龍院》和連台本戲《七俠五義》上、下本;上海民族樂團獻奏海派民樂《海上生民樂》;上海博物館則展示陶瓷、竹刻、繪畫、青銅器等珍品。

 

楊潤雄表示,首屆中華文化節參與製作和演出的人員約2,000名,預計受惠人次接近十萬。大部分節目的門票明日起公開發售。

 

中華文化節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康文署及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策劃。查詢節目詳情及購票優惠可致電2268 7321、2268 7323、2268 7325。

閱讀更多

民政專員獲港澳辦副主任接見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率領的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專員地區治理研修班今日繼續在北京研修學習,並於下午獲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靈桂接見。

  

王靈桂會見研修班各學員時表示,特區政府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為社會奠定平穩發展的基礎,香港正迎來發展的新機遇。他勉勵學員繼續以民為本,用心盡責做好地區工作,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提高地區治理效能。

  

麥美娟向王靈桂匯報研修班的目標和學習成果。她表示,這次是特區政府在完善地區治理後首次安排民政事務專員到國家行政學院學習,能更了解基層治理理論的背景,讓地區工作實踐提升到更高層次,意義重大。

 

上午,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龔維斌在國家行政學院為學員主講習近平關於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學員又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

閱讀更多

研修班了解浙江基層治理實踐經驗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擔任團長的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專員地區治理研修班今日考察浙江省,深入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和基層治理在浙江省的實踐經驗。

 

各學員今日在諸暨市參觀楓橋經驗陳列館,通過不同展品了解「楓橋經驗」發展歷程,以及以人民為中心、系統性防範化解矛盾的社會治理經驗,並參觀楓橋鎮便民服務中心,了解「楓橋經驗」如何在當地得以實踐。

 

研修班也到訪東盛社區,與社區人員交流基層治理經驗,了解「楓橋經驗」如何向城市社區拓展延伸,包括統籌不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小區治理,為居民提供便捷服務。

 

他們在浦江縣月泉中學考察時,通過專題影片和圖片展,了解「浦江經驗」,學習如何改善官民關係,加強基層治理,提升地區治理水平。學員也參觀活化成旅遊創客基地的新光村。

 

研修班昨日由北京轉抵杭州,獲浙江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姚國文設宴款待。麥美娟感謝姚國文抽空會見學員。她表示,浙江是「楓橋經驗」的發源地,長期推動依靠群眾解決問題,鼓勵群眾說事、議事、主事的理念,創造性地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有很多地方值得香港借鏡,希望兩地將來在地區治理工作方面可更緊密交流合作。

閱讀更多

八台戲曲亮相中華文化節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中國戲曲節今年踏入第12屆,並成為首屆中華文化節的重要一環,八台「文武雙全」的節目將於6月至8月期間登場,涵蓋粤劇、北路梆子、潮劇、柳子戲、越劇、崑劇、婺劇和京劇,向世界展示中國戲曲這項中華文化瑰寶的獨特藝術魅力。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戲曲節今年以新編粤劇《大鼻子情聖》打響頭鑼,改編自19世紀的同名法國經典舞台劇,由羅家英夥拍汪明荃、新劍郎等演出。

 

今年適逢越劇尹派藝術始創人尹桂芳誕辰105周年,康文署首度邀得由其創立的福建芳華越劇院參與戲曲節的演出,上演尹派劇目《柳永》、《玉蜻蜓》,以及多齣經典折子戲。

 

潮劇今年再度亮相戲曲節,廣東潮劇院一團與香港新韓江潮劇團攜手演出《東吳郡主》和《李商隱》。

 

闊別香港多年的北方崑曲劇院重臨香江,精選經典劇目《長生殿》以饗知音。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則帶來最新力作《三打白骨精》,還有《穆桂英》和多齣經典折子戲。

 

此外,來自山西的北路梆子將首次亮相戲曲節,帶來兩齣以盛唐為背景的劇目《醒醉記》和《畫龍點睛》;山東省柳子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相隔16年後再次在香港舞台上演柳子戲代表劇目《孫安動本》,以及《張飛闖轅門》。

 

來自今年中華文化節焦點城市的上海京劇院,壓軸帶來麒派京劇大師周信芳的代表劇目《烏龍院》;梅花獎得主傅希如則呈獻連台本戲《七俠五義》。此節目也是上海文化周項目之一。

 

各場節目門票於城市售票網和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票務處發售,電話購票可致電3166 1288。查詢節目詳情和購票優惠,可致電2268 7325或瀏覽網頁

 

除上述演出,今年戲曲節將會開拓更多不同形式的藝術導賞活動,並特別安排兩場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予學生參與,讓他們體驗中國戲曲藝術的精妙。

閱讀更多

打擊濫收水費修訂條例生效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政府修例賦權水務署和差餉物業估價署互通資料,以更有效巡查和處理部分過往未能跟進的個案,提升執法效能;同時提高濫收水費罰則,加強對違例濫收水費的阻嚇力。新修訂今日刊憲,即日生效。

 

經修訂的條例本月10日獲立法會通過,訂明有關人士只可在水務署水費單發出和繳付後才可向租戶收回水費。

 

罰則方面,濫收水費首次被定罪者可處罰款10,000元,再次被定罪罰款25,000元。被定罪者並須向租戶付還超收的金額。

 

新條例也賦權水務署,可要求相關人士提供水費收據或付款紀錄等資料或文件。任何人無合理辯解而不遵從有關要求,即屬違法,可處罰款10,000元,逾期未提交所需資料額外每日罰款1,000元。而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資料或文件可處罰款25,000元和監禁六個月。

 

此外,修訂條例要求收取水費人士須在有關款額支付起計七日內,發出包含指定內容的收據,並備存收據副本兩年,7月19日生效。違例者可處罰款10,000元。

 

發展局建議分間單位業主為租客安裝水務署獨立水錶,讓租客自行繳付獨立水費單費用,業主也可免除計算水費攤分的麻煩。

閱讀更多

民政專員完成北京研修

來源: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24-04-24


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專員地區治理研修班今日上午完成在國家行政學院的研修課程,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龔維斌向學員頒發國家行政學院結業證書。研修班同日下午前往浙江省考察。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靈桂早上在課堂上向學員闡述中國式現代化如何在浙江實踐。他在結業式上表示,中央高度重視這次地區治理研修班,希望學員回港後繼續交流經驗,把地區工作做得更好。龔維斌勉勵學員將學習成果應用到工作上。

 

率領代表團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感謝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協調和國家行政學院悉心安排研修課程。她相信學員回港後能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成效,協助政府做好地區治理工作。

閱讀更多